就地城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(汪亚)当你年过花甲,渐渐告别忙碌的工作状态时,是选择远离喧嚣过田园生活,还是留在城市享受便利服务?当社会经济发展节奏加快,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现象愈发普遍时,由此形成的“空心村”问题该如何解决?利用农村环境优势,将农村建设为休闲、养老的好去处,通过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,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,就地城镇化或许为农村改革提供新思路。 2016年,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,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、田园风光、乡土文化等资源,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,拓展农业多种功能,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这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指明了新方向,提出了新要求,开启了加快发展的新征程。 今年,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,并把它作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,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,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。 《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(2016年度)》中指出,2016年,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45万,比2015年增加55万人,同比增长7%,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;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,户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;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。 然而,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、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强、功能单一、主题不明等仍然是许多地区农村发展特色旅游面临的问题。如何引金融“活水”破解农企融资难题,如何完善农村基础建设成为眼下各方关注的话题。 5月13日,“中国农业创新发展资本论坛”在北京农广大厦召开。中城银信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佩宏在会上指出,建立农民征信体系,利用大数据缩短资金回收周期,将金融助农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相结合,破除农业单一发展,不仅对当地农业发展,而且对企业投资都是不错选择。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会上表示,就地城镇化可以让外来资本和本土农业相结合,吸引企业投资建设,发展田园综合体,让休闲、养老、度假融合,通过提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品质,农民除了卖粮食之外也有更多渠道的收入。
文章分类:
行业新闻
|